所在位置 : 首页 > 游戏问答 > 详情

武汉樱花2021年什么时候开 武大的樱花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作者:囧茄发布时间:2023-03-17 15:07:13

题记:为什么来武大看樱花? 只是为了欣赏她的天生丽质,感受春天的气息? 还是借樱花的盛开来表达一种认知,释放某种情绪?

01

四十多年前,我来到武汉求学。 我的学校离武汉大学不远,但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从来没有去过我喜欢的大学的校园,当然更谈不上欣赏那里著名的樱花了。 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并不知道武大的樱花很有名。 直到后来,外地的爱樱花这好东西的朋友,总是后悔错过了武汉这独一无二的美景,才觉得这件事有点严重。 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里都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武大樱花“结”。

人生的很多事情都是缘分的结果。 2018年暑假,天赐良机,我回到了武汉的母校任教。 随即,我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 每年春天,一定要去武大校园看樱花。 由于历史“结”的存在,这个计划在我心中有着一定的分量,仿佛是我和武大樱默默写下的一份神圣而庄严的约定。

2019年3月的早春,我终于走进了珞珈山脚下的校园,第一次遇见了武大的樱花。

那天校园里人很多,我只能跟着人群沿着樱花大道慢慢走。 这很好,你可以细细品味这种来自大自然却被人刻意安排在这里的美妙事物。

我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看过樱花,知道花的形状、颜色和香味。 樱花确实很美,也有原始自然的寓意。 随叶而生的小朵朵花蕾,她是春天的使者; 纤细的花蕊,粉红、淡红的花色,偶尔飘出的清香,尽显温柔的性格; 难能可贵的是,聚合成簇的形状,盛开时满枝繁花武汉樱花2021年什么时候开,再长满的树,再加上沿路的编队或整片生长在一起,她有一种不凡气氛聚集在一起。

按说,世界上的樱花都是那么的诱人。 武大的樱花从外观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但不知为何,总觉得武大的樱花不一样。

从樱花大道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很不尽如人意。 我转身,从那头回到了那头。 当我从最初种植樱花树的“老宅舍”走上台阶,走到老图书馆时,突然发现,在武大看樱花,根本无法与人平起平坐,他们都抬头看。 这时候,多少爱慕,多少仰慕,多少情感寄托,都需要片刻的仰望。 也正是在这样的时刻,你我都献上了虔诚的敬意。

这是武大才有的樱花。 原来,她是习惯仰视的! 那么,她为什么会被人看好呢?

难道,无与伦比的自然地理位置,独特的生长历史,浓郁的学术和人文气息,孕育了漫天的花木,成就了武大樱花的绝代贵人?

我现在没有答案。

02

很多年前,我在日本东京看过樱花。 记得刚到东京的那天,已近黄昏,天色阴沉。 刚匆匆路过一条樱花道,就被铺满整条道路的花树鲜花所震撼,毫不吝啬的赞叹。 没想到一夜风雨交加,第二天回来一看,落花五颜六色,花瓣铺满了地面。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我看到了樱花的繁盛和凋谢,这在我的人生中是难得的。

据说日本人之所以最喜欢樱花,是因为她短暂的美丽和不悔的坠落,是日本人精神的体现。 尤其是所谓的“武士道精神”,日本民间说“花是樱花,人是武士”,将人与花比喻,寓意人生追求闪耀的瞬间,无忧无虑地离开。

我对这种说法感到很困惑。 看着日本的樱花,想不到武士。 借用中国成语“昙花一现”,这段短暂的花期可以比作上天的恩赐。 她的绽放是如此美妙。 她的离去,不是她的凄美与悲凉,而是她的勇敢与傲慢? 将武士与樱花相提并论武汉樱花2021年什么时候开,武士离不开凶猛与野心,而樱花则处处温柔。 想一想,强烈的欲望和微弱的无奈结合在一起,我们又该如何看待樱花的美呢?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日本人的气质呢?

很多年前,我还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看到过樱花。 赏樱时的震撼和赞叹,胜过在东京。 然而,一种好奇很快取代了我观看的热情。 樱花是亚洲的一种,在日本盛行。 为什么它们在美国的政治首都华盛顿长得如此茂盛?

谈及华盛顿樱花盛开的历史,堪称国际政治佳话。 1912年,日本东京市长尾崎幸雄访美时,以和平友谊之名,向美国赠送了6000株樱花树,其中3000株种植在华盛顿特区。 感人的情节是当时的美国第一夫人海伦。 塔夫脱和日本大使的夫人在华盛顿的潮汐湖边种下了前两棵树。 女人与樱花的温柔邂逅,让人浮想联翩。 她们凭借自身的天生丽质,拉近了在遥远国度的心理距离。 樱花,这个时候代表着亲和力和亲切感。

人世间的无奈,或许就是世事无常。 二战期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人还给了两颗原子弹。 偷袭不是和平,扔原子弹不是友谊。 结果令人惊讶。 日美关系变得亲密而火爆,时至今日仍是主旋律。 樱花暗含的美好,最终被巨大的炸弹兑现,不能不说是一种强烈的讽刺。 我在华盛顿看着樱花盛开,那景象火辣辣的,心里却不暖和,不时有一丝凉意。 和平友善的说辞背后,其实暗藏阴谋,樱花之美怎能抵挡刀光剑影。

韩国首都首尔的国会大厦几乎被樱花树包围。 春天的花季,那里的樱花只能用“盛开”二字来形容。 我在首尔工作和生活了五年。 就算不是每年专门去那里看花,我也会路过那里好几次。 记忆中的樱花,总是闪电般出现,又转眼消失。 在我的感觉里,首尔的樱花似乎是全世界樱花中最匆匆的。

韩国人热爱青春偶像,追星,善于营造浪漫和时尚。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70后、80后的长辈,依然关注着“小清新”的俊少和美美,感慨万千——首尔乃至整个韩国,年轻一代都不是一代,没有“老家伙”的心态在这个国家。 ”。 多次被五十多岁的韩国同事问到,谁是我心中的女演员,还受邀看了好几部韩国电影,其中一位名叫“孙艺珍”的女演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青春、美丽、纯真,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演绎出极致的浪漫,每当看到首尔的樱花,就特别容易产生少年感和少女感。

不知道国会大厦周围为什么要种那么多樱桃树。 樱花与政治无关,但政客们出没于樱花丛中,一年一度会遇到让他们敞开心扉数日的花朵,所以他们未必会谈及樱花。 韩国政坛,从上世纪初期的军人统治到后期的民主选举,始终充满变数。 至于民选总统的经历,不是一两届,而是历届历届,都充满了难以想象的经历。 他在任时的风光秀丽,离任时的心酸与无奈,都成为茶余饭后世间热议的话题。 或许,正是政治人性的扭曲造成了这一切。 看看首尔的樱花,政治家们能从中学到什么? 是不是洁身自好当官了? 还是无私奉献做事?

好多年没去玉渊潭赏樱花了。 偶遇电视节目,总要看一会,那儿的樱花无法言表。 北京人是最关心时事政治的群体。 很多老人都知道,玉渊潭的樱花是上个世纪中日邦交正常化时日本首相赠送的礼物。 中日两国是近邻,历史交往深厚,现代关系积怨深重。 现在一般都说友好,但来来回回总感觉别扭。 樱花盛开之时,正是中日友好关系的开端。 近50年过去了,还没有达到足够高的水平。

不知道是不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北京人谈起玉渊潭的樱花,只谈她的美丽,只谈她预示京城春天的特色。 他们不再谈论中日关系了。 当年送樱花回来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连每年去玉渊潭赏樱的北京人都不知道。 作为最关心时事政治的一群人,他们已经开始忘记国际交流中赋予樱花的意义。 这是什么意思,我一时间还是想不通。

03

2020年,武汉度过了一个焦虑、紧张、期待的春天,武大的樱花独自开了一季。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无可奈何的失约。 看到武汉朋友发来的几组樱花照片。 有开满花的树站在树枝上,到处都是花瓣。 最让人揪心的是空荡荡的校园,冷清如沙漠。 我情不自禁,泪流满面,我情不自禁。

世间任何错过,从来都不是单一的损失,往往是另一种收获。 这不,40多年前同城的邂逅,累积成了无法割舍的樱花情结; 2020年的疫情隔离,凝结了对团圆的憧憬。 初春三月再次来到武汉,虽然樱花还没有盛开,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来到武汉大学,走在樱花大道上。

下着毛毛雨,毛毛雨。 一开始是断断续续的,后来就一直这样。

天象总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来书写的。 我知道这是什么比喻。 去年春天突如其来的一场浩劫,让武汉陷入困境。 无奈与无畏,痛苦与挣扎,绝望到重生,谱写了人间大悲大爱的交响史诗,留下了无数感人肺腑的红尘事迹。 作为武大樱花的一员,我经历了这一切,见证了这一切,也铭记了这一切。 她将以连绵不断的大雨为背景,一棵又一棵的树,庄严肃穆地一字排开,重现“封城”的悲惨时刻; 个体生命最宝贵的价值。 雨中的武大樱花,依旧如昨日、昔日般美丽、惬意。 细品真情,多了一年的洗礼,淡淡的伤感,一种慈悲的温暖,一种超越时空的深度。

是的,2021年来看樱花,即将到来的2020年,是绕不开的话题。 其实,你是什么时候来武大看樱花的,怎么会是旧观景的简单重复呢? 武汉的天、地、人,尤其是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人、当时的文学,一天天汇聚,一月积累,一年年累加,孕育着这大自然的礼物。 我奇妙的物种。 在瞬息万变、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一树一枝,一枝花,如何选择从善、修行、与时俱进、意气风发? 怎能不让人每次仰望,都会生出更强烈的崇拜感?

我一次又一次地抬头。 我觉得我的表情有些平静,但更多的是庄严和神圣。 乍一看,是樱花枝叶的形状、颜色、搭配; 又一眼望去,透过花、叶、枝、树交织的缝隙,是浩瀚无际的乌达天空。 有星星、太阳、月亮和河流; 有历史,有知识,有大师; 隐隐约约,还有一所学校的前途、伟业的前景、梦想的未来的一瞥。

04

说实话,我对武大的历史了解不多,对她拥有的大师和杰出校友了解不多。 我对武大的所有认识,要么来自于人尽皆知的“常识”,要么来自与我的特殊缘分。 他们不代表整个武汉大学。 但我相信他们代表了这所大学的灵魂。 虽然时间维度上的昨天和今天,纵横空间上的宏观和微观,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整个学校可以说是武汉大学的整个,但唯有灵魂,才能让这里的一切都变得富有价值,成为财富,铸就永恒。

武大起步于张之洞的自强不息,是旧朝风雨飘摇的节点。 世事多变,世事紧迫,人才紧缺。 张之洞高瞻远瞩,务实求变,敏锐把握时代脉搏。 在千疮百孔的画布上,他划下了办学“自强不息”的非凡一笔。 倒塌的楼房虽无力挽救,却为中华民族的现代教育埋下了坚实的。 “自强不息”是人的意志宣言,张之洞加入其中的是面向未来的愿景。

我在大学学习《唯物辩证法纲要》时,知道李达是武汉大学的校长。 我一直关注并热衷于教育,但直到今天,我对大学教育还是比较迷茫。 困惑的核心是学校的行政体制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我想不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是前者“管理”后者,还是前者“服务”后者,还是前者同时“管理”和“服务”。 后者?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探索者,李达校长当年的务实回答是明确的“服务”。 想一想,大学要出人才、出大师、出成果。 不管怎样,行政系统的“服务”肯定会比“管理”更有利于教学和科研。 然而,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似乎是“管理”而不是“服务”,所以我们这些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往往在历史经验和实际操作之间不知所措。

提起刘道玉这个名字,感觉有些遥远。 围绕着这位“教育改革家”的传奇经历,不乏悲壮、愤慨和遗憾的声音。 看来,他的故事不应该发生在现代社会。 作为原武汉大学校长,他在任期间领导的教育改革震惊世界,时至今日似乎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如果说李达的“服务”还带有行政领导的意思,那么刘道禹的教改已经推进到教学科研人员当家作主的局面。 “职业教育者”的倡导、民主自由的教学、校园文化的弘扬,都体现了师生“本位”的积极教育理念。 刘道禹改革给武汉大学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也给中国高等教育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然,他略带伤感的人生过往,也是这段历史的篇章,也是这份财富的组成部分。

2019年第一次看到樱花的时候,在闻一多老师的雕塑前站了一会儿。 这次我站了一会儿。 文学作品对我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耳熟能详的是,小时候读过一些诗,读过几部小说,写过不少散文。 奇怪的是,文学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评判它的优劣,我都没有把握到要领。 闻一多先生的诗歌为我打开了文学的天地。 人们常说“文以道,诗以志,歌以情”。 不同的文学形式有不同的功能相匹配。 事实上,情况并非总是如此。 闻一多的诗歌告诉我们,社会现实、民族命运、人生价值,都在诗歌中涌动。 诗是警醒,诗是呐喊,诗是力量。 诗能启智,诗能明德,诗能励人奋进行善。 几行字,可以成为大河大湖大海。 难怪世间有怕诗的恶人。 他们不惜摧毁诗人的肉体以消除精神上的恐惧。 也正是因为如此,诗人才会与他的诗词长存,历久弥新。

也许是因为我主修经济学。 在武汉大学的星空下,我看到张培刚教授格外闪耀。 人们谈论张培刚是发展经济学第一人,是他获奖的哈佛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是那个可笑的时代带给他的传奇。 我也很看重这些,但我更看重的是教授在没有人做过的地方的开创性,尤其是在重大实际问题面前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创新”。 “那个创新”不是“这个创新”。 当年,张教授走过“无人区”,如今大学论文的“创新”真是名不副实。 一个现有的模型,收集一批数据,计算机软件计算,对生成的数字进行逻辑或不逻辑的解释,相关和不相关的建议,每篇文章都有“创新点”,但不知道它能解决什么问题。 我们能否回到张培刚教授当时的教学和科研环境,尝试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而不仅仅是新“八股”模式下的教学和科研?

查全兴教授也是“第一人”。 1977年,他大胆发声,主张恢复高考,促成了当年决策、次年录取新生的历史性壮举。 评价查教授“拨乱反正”的号召再高也不为过。 但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在人类历史的一些关键时刻,引领其走向正确方向的往往是勇气和勇气,而不是知识,至少不仅仅是知识。 当时,有很多人意识到恢复高考的意义。 大部分人都有些担心,不敢开口。 如果不是车教授的慷慨激昂和入木三分,我们的高考可能会有更多的波折。 在我看来,这是查教授给全校师生,也给全社会上的又一课。 教育,知识的传授固然重要,社会进步和历史责任,对民族命运和人类未来的关切,需要大胆地代代相传,这也是我们的使命教育工作者。 查全兴教授以“言”“教”知识,以“身”“教”勇气。 这个“第一人称”的内涵相当丰富。

武汉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求是求是、创新”,值得我们一次次细细品味。 每次梳理武汉大学的历史,回顾一些重大事件,看看那些当之无愧的教育、思想和科学大师,仔细想想在武汉大学毕业或工作过的同事朋友们。 八字校训和和,很容易找到对应的人。 毋庸置疑,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本身的厚重历史,大师云集,世界各地的杰出校友,或不朽的文学和科学成就。 这种精神可以通过简洁的校训来表达; 同样,它也将通过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样看武大的樱花,那枝繁叶茂的朵朵精灵,不正是承载着武大的灵魂吗? 我们来这里看樱花,不就是为了感受武大不平凡的历史、不平凡的人和事吗?

从日本的东京到美国的华盛顿,从韩国的首尔到北京的玉渊潭,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刻意赋予那些地方的樱花一定的意义,比如“昙花一现”或“花生活”有“友谊”、“和平”等。 由于涉及的对象或事物的不可预测性,这些附加的意义游离了,并没有深入到樱花的骨子里,成为樱花气质的一部分。 例如,据说华盛顿的樱花象征着“日美和平”。 如果双方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善意言行,这种象征性的说法只能在两国政治家摆出一些姿态的时候才能用得上。 跟樱花没关系。

武大的樱花完全不一样。 花树之根深深植根于武大的历史。 树干、树枝、树叶都吸收了武汉大学教育家、科学家和思想家的精神。 花蕊有武大的人文气质,花瓣有武大的学术精髓。 总之,武大的樱花,凝聚了全体武大人追求真善美的经验,也积累了他们收获的果实,所以她才有了武大人的气质。 其实,武大的樱花是武大人的化身、写照、表达。

站在今天的时间点,武大正在走向未来。 我想,如果这所学校不再积淀更深厚的历史,不再不断涌现大师和杰出校友,不再走在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沿,这里的樱花还能保持这样的状态吗?骄傲的气质是什么? 当然,武大还可以消费现有的过去,但这种消费能持续多久呢? 如果我们还停留在昨天,再次来到武大,除了一副漂亮的皮囊,还有什么值得仰望的?

2021年3月11日星期四在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起草

2021年5月11日周二修订于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义校区